战国
1965年长沙梅子山770工地6号墓出土
直径11.5厘米,孔径4.7厘米
青白色,圆形扁平体,中部有一圆孔,一面表面光滑。有突起的谷纹,另一面不光滑,谷纹仅有部分突起,整个器物及纹饰排列不很规整。此璧的纹饰一面突出,一面不突起,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玻璃的制作工艺,此器保存完整,是研究玻璃工业及发展的重要资料。
玻璃璧为玉璧的仿制品。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玉璧除作礼器外,还是佩玉,称为“系璧”;也作为礼仪或馈赠用品和随葬用品。是玉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器形,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几乎都使用。战国玉璧造型规矩,棱角分明,内外边沿犀利见锋。璧面图纹繁密复杂,常以去地隐起的谷纹、云纹等几何纹作装饰。目前出土的战国玻璃璧多为谷纹、云纹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