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青铜矛 年代:战国 尺寸:长16cm、翼宽3 .5cm,胶径2.4cm 类别:铜器 矛是古代常见的兵器之一,主要用于冲刺。矛的前端称为锋,中部隆起的部位称为脊,脊两四称为翼,与柄相接的部位称为骹(读作“qiao“)。这件”王”字青铜矛出土于武汉市蔡甸区熊家岭,它前锋锐厚,中部起脊,骹部饰卷云纹,骸部有“王“字铭文。该铜矛锋刃锋利,制作精良,体现出较高的兵器铸造工艺。
大布黄千“铜币
“蔡大史 ”钅和
灰陶鼓形壶
“延光三年“鎏金铭文弩机
鲁诗铭文重列式神兽镜
环形青铜权
玉璋 杨家嘴12号墓
陵阳壶
嵌松石龙首带钩
蟠螭纹兽耳鉴
三角云雷纹高足豆
鹈鹕鱼纹敦
玉璧
铜牺立人擎盘
尊
鄂叔簋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师趛鬲
铜鼻纽“修武库印”
铜鼻纽“灋丘左尉”印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
双色铜剑
虎纹铜钺
龙凤纹漆盾
多字铜矛
蟠螭纹玻璃剑璏
谷纹柿蒂纹玻璃剑首
铜镡(xīn)(格)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