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盖高53.4、口径25.1厘米,1925年沂水出土。侈口,束颈,广折肩,腹渐收为小平底。肩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兽首两眼浑圆突出,兽鼻上卷,双耳卷曲,兽首正中有独角,整体似龙形。盖呈覆碗形,盖顶有鸟形钮。器与盖通体饰瓦纹。据文献记载,沂水地区在春秋时期为莒国辖区,莒为东夷古国,有“尚鸟”的习俗。这件铜器,器盖就是以鸟为捉手。该鸟短尾,敛翅,挺颈而静卧,造型美观又有实用价值,为整个器物增添了几分活力。
公子土折壶
瓠壶
铜酃(ling)
作宝鼎
杨氏容二斗壶
国子鼎
珙从盉
春秋蛇纹铜尊
牛角形耳云纹铜鼎
百乳铜鉴
莲鹤铜方壶
龙耳方壶
匏壶
鸟尊
商凤鸟纹铜“戈”卣
兽面纹提梁卣[yǒu]
商铜斝[jiǎ]
西周夔龙纹铜鼎
“旅父甲”铜尊
四虎铜镈
羽状纹双环龙耳铜浴缶
云纹铜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