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帛资料检索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
1994年春,香港文物市场出现一些战国楚竹书。关注战国竹简文字编纂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裕将信息告知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同时电传了一些摹本图片。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下简称上博)斥资购回。为第一批竹简,残简、完简1200余枚。同年秋冬之际,又一批相关竹简在香港出现,文字内容与第一次楚竹书有关联,香港的上博之友朱昌言、董慕节等多位香港人士出资收购,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为第二批竹简。这一批竹简的特征和第一批竹简相同,并可相互缀合,共计497枚。 这些竹简长度23.8至57.2厘米不等,宽约0.6厘米,厚度为0.1至0.14厘米。 经上博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的科学测试与比较分析,当为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中的随葬品。内容总80余种,包括原存书题20余篇,全部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焚书坑儒”前原始的、第一手的战国古籍,涉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学、音乐、文字、军事等。其中以儒家类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多为传世本所无。有些虽有传世本,如《周易》等,文本也多有不同。 由于竹简是劫余截归之物,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已无从确认。虽传闻来自湖北,但无确证。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文档
【相关文献】
:(包含本文献关键词的文献)
[1]
早期儒家的德行论——以郭店楚简《六德》《五行》为中心
[J] /
陈来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55(02)
.
[2]
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
[J] /
裘錫圭
/
上海博物馆集刊
/
2002年00期
.
[3]
巴灭国再探——兼谈战国时期楚对巴地占领区的管理方式
[J] /
熊贤品
/
四川文物
/
2015年04期
.
[4]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吕望为牂棘津”考
[J] /
张卉
/
四川文物
/
2016年04期
.
[5]
郭店楚简与商周古文字考释
[J] /
赵平安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3年01期
.
[6]
子思作《孝经》说新论
[J] /
彭林
/
中国哲学史
/
2000年03期
.
[7]
再论郭店简《六德》“为父绝君”及相关问题
[J] /
彭林
/
中国哲学史
/
2001年02期
.
[8]
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
[J] /
杨华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会议论文集
/
2007-09
.
[9]
楚简文字形体混同、混讹举例
[J] /
李天虹
/
江汉考古
/
2005年03期
.
[10]
楚简册复原三题——以“五种楚简”的复原为中心
[J] /
李天虹
/
江汉考古
/
2018年05期
.
[11]
楚文字新读二则
[J] /
禤健聪
/
江汉考古
/
2006年04期
.
[12]
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
[J] /
杨华
/
中国文化研究
/
2006年01期
.
[13]
楚简《诗论》苑丘考
[J] /
刘信芳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2年03期
.
[14]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
[J] /
廖名春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3期
.
[15]
论包山楚简鲁阳公城郑
[J] /
李学勤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3期
.
[16]
上博楚简《恒先》的道家特色
[J] /
浅野裕一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03期
.
转到
1
2
3
4
5
6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尾页
]
页次:
1
/6
页 共
83
篇
16
篇/页
【关键词查学术文献】:
上海博物馆藏竹简
;
楚简
【关键词查微信文章】:
上海博物馆藏竹简
;
楚简
【Baidu检索】:
上海博物馆藏竹简;楚简